新冠疫情阻擊戰的硝煙尚未散盡,一場迎接11000噸產銷任務的高產攻堅戰又殘酷地擺在了鍛造人的面前。如何接單,又如何應考?面對五年來的月度最高產量,面對生產經營停擺了五十多天剛剛按下加速鍵的現狀,鍛造廠經營層沒有絲毫的猶豫與懈怠,果斷下達了“照單全收、照單拿下”的戰斗指令,從而吹響了攻堅高產的號角,也拉開了決戰2020、打贏“經營保衛戰”的序幕。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高壓之下,挑戰面前,鍛造人的信心從何而來?鍛造廠又將如何化“危”為“機”,實現“照單拿下”?據了解,鍛造廠之所以底氣十足,信心滿滿,除了長期以來形成的組織優勢、管理優勢、隊伍優勢、文化優勢外,與此次疫情造成的嚴重損失和疫情阻擊戰所激發出的戰斗豪情密切相關,與鍛造人骨子里敢于直面挑戰、越挫越勇的文化底蘊深度關聯,也與具備豐富的高產攻堅經驗息息相關。事實是否果真如此?4月5日晚,筆者帶著疑問與好奇,深夜探訪備料車間、鍛一車間、鍛二車間、鍛三車間四個生產單元,身臨生產第一線尋求答案。
清明時節,幾場溫柔的細雨把鍛造廠的夜空清洗的濕潤潔凈,干凈整潔的廠區道路在燈光和月光的映射下泛著片片白光,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晚上11點,一進入備料車間,不由得就會被眼前的一片繁忙景象所震撼,28臺數控帶鋸整齊劃一地排列在墻邊,并馬力強勁地高速運轉著,7名操作工井然有條地在鋸床間奔忙,吊料、卡料、碼料。在車間中央地帶,8臺高速圓盤鋸也在不知疲倦地轉動著,一根根圓鋼被快速精致地鋸切成不同尺寸的毛坯供往鍛打車間。通亮的車間里,忙碌的身影、舞動的設備,穿梭的叉車,構成了一副火熱的高產圖畫。據當班的工長介紹,夜班必須拿下130噸的鋸切任務,才能滿足鍛打車間的需要,按照目前的效率,車間有望實現產出140余噸。
走出備料車間,與之相鄰呈縱向排列的鍛三車間、鍛二車間和鍛一車間傳來鏗鏘豪邁的鍛錘聲,此起彼伏。隔窗相望,生產線上流動的火紅鍛件與車間通明的燈光相輝映,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自然而然地展現眼前。未及鍛三車間大門,就能清楚地看到4#40MN、5#40MN、7#40MN等6臺鍛壓設備開動生產。據車間設備保全工蔣文介紹,車間4月份承擔了2958噸的生產任務,如此高的產量在鍛三車間非常罕見,員工也十分珍惜。為確保完成高產任務,車間給保全班下達了硬指標,要求重點設備完好率達100%。除此之外,車間還制定了六條迎戰舉措:優化機組人員技能結構,必保看板計劃班事班閉;輔助人員參與交接班管理,縮短交接時間;工裝下線裝配,模架線下檢測,品種更換前置,縮短換模時間;管理人員、輔助人員參與頂崗,輔助機組現場吊料、鉤料、清掃等工作;強化裝備保全管理,實施設備、工裝現場24小時搶修制,且定期對設備逐臺進行維保;增加產品質量抽查、檢查頻次,減少不合格品發生,保證鍛件按節點發交。
緊鄰其旁的鍛二車間也是燈火通明,錘聲陣陣,一片紅火。縱向穿過鍛二車間,布局在輕鍛工區兩旁的1#25MN、3#25MN、4#20MN、5#20MN、6#20MN、18MN、鋁合金生產線和二重鍛工區一側的80MN、31.5MN各個鏗鏘有力,連桿、齒輪、輪轂、曲軸等各類鍛件紅彤彤地在主機、輔機、機械手、傳送帶間流動,如一條條流光溢彩的金帶在車間舞動。6#20MN旁,帶班班長張杰開著叉車緊張忙碌地穿梭在機組與零件區之間,受5噸天車報廢拆除的影響,加之車間設備全部開動,他必須利用叉車來倒運零件,以彌補天車運力不足,力求班組最大的產出。“機遇難得,士氣高漲,攻堅高產必須爭分奪秒,能搶一點就搶一點。”話語間,堅定與自信滿滿地寫在臉上……
離開鍛二車間,已是凌晨12點多了,耳聞目睹不遠處鍛一車間映射出的通明燈火和傳來的有力鍛錘聲,腦海中自然而然地就能想象到那里的火熱勞動場景和飛揚在員工臉上的昂揚斗志。據車間副主任羅明益介紹,車間4月計劃排產4513.7噸,占鍛造廠全盤任務的43.2%。他說,盡管任務重,困難大,但員工心齊勁足,搶奪疫情損失的心情非常迫切,保高產目標的決心也非常堅定,加之車間制定了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拿下高產目標非常有把握。言談舉止間,鎮定、從容、堅定、信心濃濃地交織在一起……
離開車間,剛才的一幕幕情景揮之不去,心聲、機聲依然在耳畔環繞。面對高產,鍛造廠從高管、到中管、再到員工,洋溢在心中的激情、斗志、意志、自信與頑強,還有層層制定的周密保障計劃和應對舉措,不正是鍛造人迎戰11000噸的十足底氣嗎!!這種底氣,正是鍛造人無堅不摧的法寶,也是鍛造人誓奪2020年“經營保衛戰”勝利的銳利武器。
據鍛造廠最新制造日報顯示,截止4月6日,在5.5個工作日內,鍛造廠產出、入庫、銷售分別突破2000噸,全面超出計劃進度,高產戰役正在有序、有效、全面向前推進。
黨務工作科 陳剛
(感謝羅明益、李艷麗、陳艷、蔣文對本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