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是西方的情人節。這一天,鍛造公司鍛造廠裝備管理科電器首席師、東風公司勞動模范——楊飛,披著朝霞,來到他“情人”的身邊。鍛造廠鍛一作業部前梁工區,55米的自動化生產線格外惹人注目。機械手伸入主機內抓起一根125公斤重的曲軸放到傳送帶上,火紅的鍛件有序地向前流動,操作工人臉龐映射著紅光。面對高大威猛的萬噸線主機,楊飛的目光充滿柔情。
這套設備是1976年用半噸黃金從德國進口,是當時世界上制造的第一臺萬噸鍛壓機,被稱為“國寶線”。為了能夠在眾多“國寶線”追求者中脫穎而出,楊飛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苦練基本功,想盡各種方法了解“心上人”,苦心鉆研電控原理,這段“愛戀”從來沒有冷淡期,楊飛對“戀人”的熱情跟隨技術的升級而升溫,智能化改造成了他和“國寶線”的“愛情結晶”。
老設備自動化改造、機器人應用、新技術引入……哪一項都離不開知識的更新迭代。相識容易相守難,這是和設備打交道已經24年的東風鍛造有限公司鍛造廠裝備科電氣首席工程師楊飛最深的感受。
讓“她”重煥青春光彩
說起自己的初戀——“國寶線”,楊飛眼里放光。歲月雖然在“國寶線”的外表留下痕跡,如今卻依舊穩定高效、高集成、高智能。
“這套設備傾注了我全部的青春。”楊飛堅毅的眼中多了些柔情,他深情地望著這條“國寶線”,打開了話匣子,在和“國寶線”“戀愛”的第三年,智能制造發展勢頭逐漸顯露,專情的楊飛為了不和“戀人”分離,便一心把新技術和舊設備重新包裝組合定為自己最重要的課題,勢必讓“國寶線”重獲新生。
起初幾年,電腦和手機并不發達,很多技術方面的信息不能通過網絡及時交流,楊飛只能從設備圖紙和工作原理出發尋找突破點。有一次巡視現場,萬噸線機械手傳送鍛件工位引起了他的注意,操作工王新洲每抓取一個鍛件時,不僅要連續操作操縱盤上的多個按鈕,還需時不時人為干預工件的擺放位置,時刻堤防高溫鍛件燙傷自己。一個班下來,操作工相當疲憊和辛苦,生產效率也低下??吹竭@,楊飛就決定以此為突破口,逐步開展“國寶線”的升級改造,提升其生產效率和自動化水平。
為了不耽誤正常生產,能夠如期在設備檢修期間完成機械手臂自動化改造調試,楊飛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提前進行準備。連續一個月,他白天扎根生產現場觀察設備運行、與一線生產交流溝通,晚上查閱技術資料,選購電子部件,設計圖紙、編寫控制程序;在高溫檢修期間,通過應用高速計數模塊、安裝編碼器、碼盤檢測裝置,敷設線路,負荷調試,在楊飛和保全電工的共同努力下,機械手成功的實現了手動調整和半自動的操作方式,機械手定位準確、夾鉗抓料牢固,設備運行穩定,操作輕松便捷。
當王新洲激動地按下設備操控按鈕,發現原先需要操控三次才能完成的動作,現在只需要一次時,他意識到這條沉睡多年的“國寶線”正在逐步蘇醒,也許不久的將來,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這是楊飛在老舊設備改造方面邁出的一小步,卻是“國寶線”重獲新生的一大步。隨后,楊飛作為主管技術員,牽頭主持并自主完成“國寶線”全線升級改造,應用先進的控制系統和伺服控制技術,先后為全線各單機設備,如加熱機床、輥鍛機、鍛壓機、切邊機、扭轉機、校正機、控冷線等更“芯”換代,并應用3臺ABB臺機器人,讓“國寶線”重煥青春光彩,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永不止步,持續改進。20年間,楊飛接連承擔起東風鍛造有限公司鍛造廠“國寶線”、哈德寶、俄80MN、63MN、31.5MN、質量定心機等設備的生產效率提升,機器人自動化項目的開發應用、老舊設備升級改造的重任,為工廠各鍛造線實現從人工操作到半自動化,最終實現全自動化的蛻變。
一把鑰匙打開“她”的心門
“師父,‘國寶線’電容柜防護門報警,我和保全班根據提示排查原因,但目前還沒找到故障點?!?/p>
“今年2月份設備程序做過改動,你們繼續做常規排查。我馬上到?!?月末的一天,凌晨2點,楊飛掛斷徒弟郝雨的求助電話,從家匆匆趕往車間,不到兩個小時,故障點便被消除。
在回家的路上,月光皎潔,像一匹銀色的柔紗蓋在路邊盛開的櫻花上,空氣中也彌漫著淡淡的櫻花香。這樣獨特的美景,每年春天凌晨搶修完他都能看到,而且已經數不清見了多少年,可每每見到,心情都如第一次一樣。楊飛想著當天的“約會”,嘴角漸漸向上揚起,這是屬于他和“戀人”獨有的時刻。
“處理故障沒有竅門,我不過是平時比年輕人多花了些功夫觀察。”楊飛謙虛地透露著自己用一把鑰匙敲開設備心門的小秘密。
每條鍛造線控制系統紛繁復雜,其線路對應的開關成百上千。自從設備系統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以來,故障信息也能以自動提示和報警的形式出現在人機交互界面上,或者通過信號燈反饋出來。這樣一來,操作者或設備保全工能夠第一時間看到設備出現問題,但是想要處理故障,就需要對設備內在結構和控制原理了如指掌。
為了能從界面反應的表面現象中找出問題源頭。7年來,楊飛無論走到哪都隨身都佩帶著能打開數控制柜的鑰匙。平時在車間點檢、巡檢,行設備維修服務的時候,他都會習慣性地先打開電控柜,看看里面電氣部件的工作狀態,顯示屏的信息和指示燈。時光不負深情,久而久之,楊飛成了最懂設備的那個人。
有一次,“國寶線”三班生產中,輥鍛機夾鉗車旋轉控制定位出現故障,全線生產中斷,維護電工檢查了2個多小時,不知道如何處理,便打電話向楊飛進行求助。“對照設備圖紙檢查夾鉗車旋轉部位2B35開關處開關線路及擋塊固定狀態!”聽完工人對現場故障和現象的描述,楊飛果斷迅速地給出了解決方案。當工人對照圖紙,將夾鉗車轉盤下的旋轉定位控制開關檔塊進行了調整,檢查了接近開關的線路后,不到10分鐘,設備便恢復了正常,全線又正常運轉起來。
起初發生聽描述做診斷的事,周圍同事還覺得驚訝,時間長了,驚訝也都變成了佩服。為了能讓現場員工和設備保全部門在故障發生時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楊飛還憑借著自己對設備的了解,將各臺設備電控系統原理圖的核心要點,設備的動作邏輯用步序圖的方式進行標注和提示,做到可視化,便于維修保全對設備了解更深,更快更準的處理故障。
“我用鑰匙打開了設備的心門,也要用圖紙架起設備和其他人之間的橋梁?!睏铒w說,這些設備不僅是自己的心愛之物,也是大家的,如果能用這種方式讓大家一起成長,付出再多也值得。
愛心守候,“她”續榮光
“德國人做事風格十分嚴謹,對自己所負責的工作責任感極強,一旦出了差錯,會感到很丟臉。日本人在項目進行的時候,團隊會充分溝通、討論每件事什么時候做、怎么做、誰來做?!碧崞饘ぷ鲗W⒇撠?、事事有規劃的做法,楊飛回憶這都和早期去德國冶金設備制造廠商、日產橫濱鍛造交流學習的經歷密切相關。
楊飛憑借這股子學來的專注和韌勁,遇到再難啃的技術“骨頭”,都能堅持并完成;帶著嚴謹和細心,有他參與的項目,總能干的又好又快。20多年來,楊飛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和嚴謹做法也影響著身邊眾多的人,從一線的員工到技術員,大家身上都有了他干事的影子。
“師傅在工作中很有邏輯性?!背跞肼殘龅碾姎庠O備維修與管理技術員馬躍介紹,平時師傅處理故障很注意觀察細節。每次在現場處理故障,說的最多的就是,再小的問題也要遵循邏輯規律,按照步驟排查,留意每個細節,才不會忽略關鍵點。
2021年11月,楊飛帶著馬躍處理哈德寶快速鐓鍛機加熱床通訊故障,由于故障點被掩蓋,不易察覺,需要對設備進行全方位的排查。楊飛看出馬躍有些不知所措,便耐心指導起來,操作步驟像教科書般脫口而出。也是有了這次的經歷,馬躍學會了從故障現象反推的處理方法。
“ 我這兩年和師傅在一起,他對設備的愛心,對工作的責任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瘪R躍說,跟著楊飛參加《25MN全自動鍛造生產線自主開發應用》項目是自己成長最快的一段時光。
綿綿用心,久久為功。國寶線如今已經走過46個春秋,但是在楊飛這樣的一代又一代鍛造人愛心呵護下,依舊青春常在,為鍛造公司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編輯:詹明星 校對:丁艷霞 審核:陳國松 撰稿:梁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