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東風鍛造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只有一盞孤燈還在亮著。產品研發部工藝一組組長孫有飛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指尖在電腦鍵盤上快速敲擊,再次調整某產品切校模架設計圖。車間里 “哐當哐當” 的鍛打聲隱隱傳開,那些因沒有專用模架而報廢的零件,像懸在他心頭的一塊巨石,使他徹夜難免。
自2016年8月入職以來,這樣的不眠之夜孫有飛經歷了很多。2024年,他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被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和東風鍛造公司授予“模范黨員”。
十年磨一劍。在鍛造公司的技術隊伍里,在孫有飛的身上總有一股 “不撞南墻不回頭” 的韌勁兒。走進研發部,孫有飛的辦公室堪稱 “戰地指揮部”:攤開的筆記本密密麻麻爬滿數據,墻面貼滿零件圖紙,連喝水的功夫都得眼疾手快。同事們調侃說:“孫工的辦公室真熱鬧!” 而他卻笑著把水杯重重一放,說:“搞技術不能怕麻煩,麻煩解決了,成果就出來了!”
2024 年新品開發任務繁重,孫有飛帶著團隊化身 “技術特種兵”??蛻籼岢龈呔惹S需求,這可難不倒這位 “拼命三郎”。他直接把 “家” 搬到了車間,餓了就啃兩口冷盒飯,困了就在辦公室瞇一會兒。當首件樣品通過檢測的那一刻,他的手輕輕摩挲著曲軸光滑的表面,眼里閃著光對組員說:“咱這雙手,不僅要會敲鍵盤,更要鍛造出世界一流的產品!” 那語氣,仿佛在介紹自家的孩子。
在降本增效的戰場上,孫有飛更是火力全開。發現某產品生產浪費嚴重,他每天在車間 “暴走”,把每個工序都摸了個透。有一回,為驗證新方案,他在生產線旁守了整整 48 小時。期間妻子發來視頻通話,他匆匆比了個 “稍后聯系” 的手勢就掛斷,直到方案成功,才想起給妻子回消息。最終,新工藝讓原材料成本明顯降低,為公司節約了一大筆錢。同事們打趣:“孫工腦袋就是一座是金礦!”
在人才培養上,孫有飛堪稱 “嚴師慈父”。徒弟胡海平初入職場時,面對圖紙一頭霧水。孫有飛二話不說,頂著炎炎烈日,帶著他在車間反復演練。十幾趟走下來,工裝被汗水浸得能擰出水,可孫有飛依然耐心講解。
技術得像鋼鐵,越錘打越堅韌! 如今,胡海平已成長為技術骨干,回憶起這段經歷,眼眶都紅了:“沒有師傅,就沒有現在的我。”2024年,鍛造公司導師帶徒驗收中,他們排名第一,師徒倆雙雙榮獲“優秀導師”和“優秀徒弟”稱號。
歲月流金,夢想成真。孫有飛勇當技術尖兵,在鍛造熱土上彰顯了共產黨員的錚錚擔當。有人問他累不累,他立刻挺直腰板,胸前的黨徽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只要企業需要,我這把‘技術之刃’,永遠鋒利!” 這話,就像他研發的零件一樣,分量十足,擲地有聲。
【供稿:吳浩龍】